又好又快建设茅台集团

发表时间:2024-04-02 16:44:51 来源:ManBetX万博登录与注册-冲调类

  茅台集团地处黔北大山深处的赤水河畔,是红军三渡赤水的地方,尽管面临着对外交通不便等实际困难,从1998年以来,在白酒市场总体下滑的背景下,仍然实现了连续8年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持了白酒行业排头兵的地位。

  2003年,茅台酒生产达到一万吨,实现了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夙愿。从2003年到2006年4年间,茅台集团出售的收益、利税、上缴税金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跨越式增长,累计实现出售的收益185.8亿元、利税118.95亿元、利润71.22亿元、上缴税金72.87亿元;茅台酒产量年均递增1000吨,从10000吨增至13000余吨。

  2006年,集团总资产达133亿元,人均劳动生产率69.9万元,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28%。集团白酒产量从原来仅占行业的0.3%提高到0.8%,其中酱香型酒产量的比例由原来的千分之二上升到千分之五;出售的收益占行业的7%;利税占行业的17%;利润占行业的28%;人均创利税是行业水平的8倍;人均利润是行业水平的10倍。茅台集团出售的收益利税率、人均创利税、主流产品的年销售量、公司总市值、品牌价值等均高居行业榜首。

  在产品市场上取得良好业绩的同时,茅台集团在长期资金市场上也表现强劲。作为沪深两市蓝筹高价股,2007年9月3日,贵州茅台股票股价达到163.40元/股,复权后高达381.70元/股,与上市时的31.39元/股相比,涨幅超过12倍。目前,贵州茅台股票总市值已超过1000亿元,成为白酒行业总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2006年8月,美国《商业周刊》依据品牌的忠诚度、影响的地理范围、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企业获得的利润,以及未来可能获得的利润等,评估公布了中国价值最高的20强品牌,茅台以13.2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第八。在美国《财富》杂志举行的25家“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评选中,茅台集团是白酒行业唯一上榜企业。

  茅台集团之所以能实现连续又好又快的发展,得益于全国消费者、投资的人对茅台的厚爱,得益于全体茅台员工的共同努力。

  1915年,茅台酒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成为中华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国际的代表之一,跻身世界三大名酒行列,新中国成立后,更赢得“国酒”美誉。2006年,茅台被评为“中华老字号”首位。茅台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一民族品牌,将“爱我茅台,为国争光”作为企业精神。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国外酒类品牌慢慢的变多地进入国内市场,一些人对民族品牌的前景产生了怀疑,但茅台人却坚信,民族的终将是世界的。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过程,必将是中华文化影响世界的过程,包括白酒、中药在内的一大批饱含中华文化渊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也必将和我们的民族文化一道融入世界的各个角落。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是陶瓷,五百年前是茶叶,现在应该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

  事实证明,企业能不能搞好,民族自主品牌能否做大做强,与所有制没有必然关系,关键是企业领导班子的责任心、自信心。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兴企强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动摇,坚守传统工艺不动摇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发展不仅要讲求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效益。近年来,茅台集团始终着力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避免盲目追求不顾发展质量、不顾长远利益的所谓“快”。在实际生产中,坚持产品质量的一票否决,坚守传统工艺,实际做到“不卖新酒,不挖老窖”,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五年以上产品才出厂,当效益和发展速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总是服从质量,从而保持了100%的产品出厂合格率,维护了茅台酒良好的市场声誉。

  创新是公司发展的不竭动力。茅台集团作为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统型企业,所肩负的创新职责非常艰巨。坚守传统工艺不等于不要创新、拒绝创新,恰恰相反,坚守就是最好的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坚持不停地改进革新,正是茅台集团实现连续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原因。

  几年来,茅台集团着重推动了观念、制度、文化、管理、环境、技术方面的“六个创新”。茅台集团坚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每年都有新观念提出,如相继提出了“酿造高品位的生活”的企业经营理念,“铸造一流企业”的愿景,“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茅台传统和“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继承创新,争创一流”的茅台精神。还率先提出了“文化酒”的理论,在全国白酒行业引发从卖“酒”到卖“文化”的大转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虽然这几年茅台集团发展形势大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呈两位数增长,但我们引导员工立足茅台看世界,跳出茅台看茅台,与世界酒业巨头比尚有差距,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积极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并逐步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实现了制度创新。

  公司逐步加强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如5S、六西格玛等,各项管理进一步夯实,促进了企业不停地改进革新、不断追求卓越。2003年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勇攀企业管理的珠峰。

  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的灵魂,是国有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是国有企业生死存亡和发展的门槛。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战略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的理念基础,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品牌延伸、精神升华、形象提升、效率提高、效益增长的保障,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能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茅台集团尤其重视企业的文化创新,通过挖掘深厚的品牌文化内涵,既塑造了市场形象,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在技术创新上茅台集团坚持立足主业、服务主业的研究开发模式,如与江南大学合作,运用国际上先进的分离分析技术、闻香识别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国内白酒风味物质研究平台,建立了茅台酒乃至中国白酒的风味物质数据库。对随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的小麦和高粱进行了田间栽培实验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环境创新方面按照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要求,切实做好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环境立企战略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公司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有了新突破。

  “六个创新”竭力铸造了“高知名度的品牌、高科技的工艺、高品位的文化、高美誉的品质、高保护的环境、高效率的服务、高素质的队伍、高效益的管理、高水平的创新、高诚信的经营、高格调的饮酒、高和谐的氛围”,逐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拓展了公司发展的崭新空间,确保了茅台的跨越式发展,确保了茅台百年老店的声誉,确保了茅台这一民族品牌永放光芒。

  过去的几十年,茅台酒的生产经营长期在计划体制内运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彻底将茅台集团推向了市场经济海洋。过去几年来,茅台集团真正以消费者为上帝,以市场为中心,除了根据消费需求完善产品结构、大力建设覆盖全国乃至海外部分地区的营销网络外,更在营销工作中着力搞好工程营销、文化营销、服务营销、感情营销、诚信营销、个性营销、网络在线营销、事件营销“八个营销”。

  近年来,茅台集团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贯彻到公司发展的方方面面:一是关心职工生活,为职工办实事、排难事、做好事,让职工从自己切身生活的改善中切实感受到企业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2006年,职工人均收入达到40000元;二是加大人才教育培训与引进力度,过去4年,共培训职工10000多人次,安置就业3000余人,其中社会招工2000余人,招聘大中专毕业生600多人,安置300多人;三是工业反哺农业,承担社会责任,在企业所在的仁怀、习水两县投入巨资帮助农民发展酿酒所需的有机高粱、小麦种植,建设“第一车间”,并以高出市场价的保护价予以收购,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1500万元以上,仅2006年,在产地用于收购高粱、小麦及原辅原料的资金近2亿元,积极支持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事业、医疗卫生、扶贫等资金1650万元;四是关注民生,几年间先后解决了数千农民的就业问题;五是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运用在生产中,千方百计节约能源、资源,将茅台酒的酒糟生产为有机肥料、有机饲料送给农民,既减少了农民开支,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包括茅台集团在内的传统民族自主品牌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和整顿白酒市场秩序,加大对茅台酒等名牌产品假冒伪劣及侵犯权利的行为的打击力度,为众多购买的人负责,并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茅台酒的发展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更加切实有力地保护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保护茅台酒生产的“生命线”。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1995年被评为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2000年两度被评为全国轻工系统“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优秀经营者”;2000年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中国最受关注的企业家”称号;2005年荣获“中国优秀品牌领袖”等称号;2006年被评为“中国酿酒大师”荣誉称号;2007年当选贵州省省委委员,第。